您好,欢迎访问哈尔滨便民上门静点官方网站!

上门静点服务有哪些注意事项

更新时间:2025-08-22 14:54:48 点击次数:16 次

  上门静点(静脉输液)服务因便利性受到部分患者青睐,但涉及医疗操作安全性和专业性,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,保障患者健康。以下是上门静点服务的核心注意事项,涵盖资质审核、操作安全、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:

  一、上门前的准备与沟通

  患者健康状况评估

  提前向医护人员说明自身健康情况:包括过敏史(药物、食物、消毒剂等)、基础疾病(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肝肾功能不全等)、近期用药史、是否空腹等,尤其是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需重点说明。

  若存在发热(体温≥38.5℃)、严重感染、休克、呼吸困难等急症,不适合上门输液,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
  环境准备

  确保输液环境清洁、安静、通风,避免在粉尘多、杂乱或有宠物活动的环境中操作。

  准备舒适的座椅或病床,光线充足,方便护士操作;提前清理桌面,摆放输液所需物品(如棉签、止血带等,护士通常会自备,但可提前沟通)。

  药品与器具核对

  护士上门后,患者或家属需共同核对输液药品:包括药名、规格、有效期、生产厂家,确认无变质、浑浊、破损;核对输液器具(输液器、针头)是否为无菌包装、在有效期内。

  询问护士输液目的、药物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,明确输液速度要求(如“每分钟多少滴”),避免自行调整。

  二、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

  操作规范监督

  护士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:洗手、戴口罩、皮肤消毒(用碘伏或酒精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,直径≥5cm,待干后穿刺),避免消毒不彻底导致感染。

  穿刺时观察护士操作是否规范,若穿刺部位反复穿刺、消毒不认真,可及时提出疑问或拒绝。

  输液过程监测

  输液期间患者需保持安静,避免随意活动穿刺肢体,以防针头移位、脱落或药液外渗(如穿刺部位肿胀、疼痛,需立即告知护士处理)。

  家属需协助观察:注意输液管是否通畅(有无回血、堵塞)、输液速度是否符合要求(过快可能导致心衰、肺水肿,过慢影响疗效)、患者有无不适反应(如头晕、心慌、皮疹、呼吸困难等)。

  儿童输液需全程专人看护,避免孩子抓扯输液管或针头;老年人需注意保暖,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肢体麻木。

  特殊药物的额外注意

  若输注抗生素(如青霉素类)、头孢类药物,需确认护士已询问过敏史,必要时需在医院完成皮试且结果阴性后再上门输液,输液前30分钟及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(如皮疹、瘙痒、胸闷等)。

  输注降压药、降糖药、化疗药等特殊药物时,需严格按医嘱控制速度,并监测血压、血糖等指标,出现异常及时告知护士。

  三、输液结束后的注意事项

  拔针与按压规范

  输液结束后,护士拔针时需指导患者用无菌棉签沿血管走向按压穿刺点5-10分钟,力度适中(不揉搓,避免出血或淤青),凝血功能差者需延长按压时间。

  观察穿刺部位无出血、肿胀后再活动肢体,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以防感染。

  药品与医疗废物处理

  剩余药品需由护士带走或按其指导处理,不可自行留存或随意丢弃,尤其是过期、变质药品或管制类药物。

  输液器、针头、棉签等医疗废物需放入专用医疗垃圾袋,由护士带回机构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,禁止混入生活垃圾,以防污染或误伤。

  后续观察与不适处理

  输液后需在家观察30分钟以上,确认无头晕、恶心、皮疹、呼吸困难等迟发不良反应再让护士离开。

  若输液后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(可能感染)、持续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,需立即联系服务机构或前往医院就诊。